近日,董明珠在格力大学生入职仪式上再次谴责孟羽童,称自己“当秘书却不会写公文”、“利用平台资源进行私人工作”,并说“金钱不是对梦想的追求,而是奋斗的结果”。
董明珠的演讲,每一句话似乎都是合理的,但她自己并没有做到。她的“知道但没有做到”是她和孟羽童闹剧的根源。
1.“做秘书却不会写公文”;人岗不匹配,“继任者”的定位是大错误
这是一个职业定位问题,孟羽童大学专业是西班牙语,辅修管理专业,毕业后身份定位是网络名人,没有秘书的工作经验。
但问题是,不是孟羽童想申请秘书,而是董明珠安排的,这属于明显的人岗不匹配。
董明珠为孟羽童制定的计划,都是偏概全、一厢情愿。既没有商业价值,也没有尊重个人意愿。
对于孟羽童的定位,董明珠直接制定为“继任者”,这不仅违反了职场规律,也不符合职业规划理念。
①继任者只是一种身份,也有明确的职业定位。
一个合格的继任者需要经过一定职业定位的长期积累。
例如,孟晚舟,继任者只是她的身份,她的职业定位是财政和税收,从基层到首席财务官,这有资格成为轮值首席执行官。
②继任者不能“被动培养”,而是主动规划,进入领导的视线
真正的接班人,是“凳子坐十年冷”,通过自发的规划和成长,达到一定的职业高度,进入最高领导的视线,进入接班人的序列。
例如,董宇辉通过自己的实力成为新东方最年轻的教研主任。公司转型为东方选拔后,董宇辉进入俞敏洪的视野,得到了后者的规划和培训。
2.“利用平台资源搞私活”,违反职场禁忌;培养孟羽童,要“潜用”而不是“明用”
孟羽童在工作场所的禁忌是利用格力的平台排水他的个人知识产权。网上有传言说,孟羽童利用格力赚取外快,一年半达到400万元。
作为一个出身网络名人的年轻人,一场直播60多万元的刺激,一定抵挡不住诱惑。
即使作为“继任者”,孟羽童也不应该被高度“明用”,而应该沉下去“潜用”,让她“远离”董明珠,让她“消失”在媒体上。
什么是“潜力”?在孟晚舟加入华为之初,任正非毫不感激地说:“你是我的女儿。如果你想说服公众,你应该从基层做起!”
孟羽童正确的培养方法可以普遍接触实际业务,多去工厂车间、物流仓储、财务室,然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意愿选择深耕方向。
孟羽童可能负担不起,但董明珠应该这样安排。
3.“无非是今天多挣点钱,像行尸的恐惧”;不合理的工作,让孟羽童陷入赚快钱的思维
只看短期不看长期,只获得短期利益,错过长期成长。
比如名企大厂的“螺丝钉”岗位,虽然有组织的金字招牌,但工作单一重复,岗位随时会被替换。一两年后,他们将无法跟上市场的步伐。
比如技术人员转岗管理,一开始觉得自己“升职”了,但实际上没有相应的能力。一旦业绩下降,他们就会成为受害者。
表面上看,工作场所的许多坑都像诱惑,董明珠说得对,但她没有这样做。
正是董明珠的不当任职,把引诱明放在孟羽童面前,才让孟羽童跳进“今天多赚点钱”的坑里。
孟羽童以“董明珠继任者”的名义,在格力赚了第一桶金,但只要热度过去,就很难有持续实现的能力。
孟羽童选择出国留学,正是考虑到这一点,经历了格力事件,她的思想成长,不再追求快速赚钱,不再是“对行尸的恐惧”。
4.“钱不是对梦想的追求,而是奋斗的结果”;理想引导职业定位,努力实现职业目标
这句话吸引了更多的批评,原话是“钱是必须的,但不是对梦想的追求,而是奋斗的结果”。
那么,钱不是理想,什么是梦想呢?
与我们的朝阳职业规划模型相比,董明珠的理想可以与职业取向的“价值观和使命”相对应。
比如雷军的梦想就是成立一家伟大的公司,而雷军赚的钱,就是他奋斗的结果。
职业定位,是职业发展的生死问题,能力和机遇,只是快慢问题。
襄阳职业生涯认为,只要能找到合适、准确、长期的职业定位,就足以超过80%的职场人士。
对于薪水,这是外部职业目标,通过磨练内部职业,可以达到“奋斗的结果”。
洪向阳在《十天谋未来:职业规划实操手册》中
襄阳职业生涯提醒大家,要想实现多高的外部职业目标,就必须匹配相同的内部职业目标,否则就会不匹配,职位不保证。
很多组织选择育留不合理,养了一批“伪高管”、影响组织发展的“演员”。
一旦组织决定“切除肿瘤”,或者他们的伪装被戳破,被认定为“德不配位”,就会被卷下来。
5.“董孟闹剧”的本质是职业规划的不同调整;组织和个人应独立学习职业规划
董明珠和孟羽童的闹剧是由不同的职业规划引起的。同样的闹剧也发生在许多公司和许多专业人士自己身上:
在员工方面,他们的职业定位不明确,安排在不合适、不满意的岗位上,所以浪费时间,工作不努力;
在实施方面,育留选择不合理,招聘的第一步是人岗不匹配,导致臃肿低效,浪费劳动力成本,影响组织发展。
为什么华为能在美国的制裁下,聚集11.4万人的研发团队,依然“遥遥领先”?
任正非说:“不要对人才有固定的看法。除了物质激励,我们还应该为人才提供合适的职位,以激发他的工作热情。”
从个人层面看,做好职业规划>确定职业定位>设定职业目标>积累商业价值>抓住职业机会>实现发展升级
对于组织来说,将职业规划提升为“国策”,以职业规划指导选择育留,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关键引擎。
职业规划能力不是天生的,不会没关系,不会学,学透不够,还能上手!
22年来,襄阳职业致力于职业规划的实战,积累了8万多个职业规划咨询案例,是真正的实战派。
“一次学透,学完就可以用”,是向阳职业课程的最大特点。
本期咨询案例| 李女士
个人职业困惑描述:1、行业大环境不好,该转型还是改行?2、在当前公司个人发展进入瓶颈期——收入提升难,晋升空间小3、需要明确个人职业定位与未来发展方向 ···[了解案例详情]